周末回家,遠遠就看見家門口不算寬敞的地方停了兩輛車。我們只好將車停在相隔幾家之外的鄰居家門前。整齊有序的農房外,家家戶戶都停著小轎車,這幅新時代造就的新風景,引領著我的思緒引入滾滾車輪下的時代變遷中。
多功能的架子車——忙時裝貨、閑時拉人
用結實木料做成的架子車,左右兩邊裝有兩個比自行車輪子粗一些的車轱轆,用一根鐵制長柱子連接固定,兩根長而平直的車把,中間有一根結實的攀繩助力,可拉可推。在沒有機動車的年代,它是每個家庭不可或缺的家具,種田用它往地里運肥,往家拉麥子、玉米、棉花等,建房子用它拉土、拉磚頭。它也是鄰里幫忙的好把式,如果誰家有開工動土的大工程,主家只需要提前幾天到有架子車的人家里遞上根煙,招呼一聲,到開工動土那天,被招呼過的人就會拉著架子車,帶著鐵锨、镢頭等物件幫忙。除了這些,在那個交通工具匱乏的年代,平常家庭的急救送醫、老年人或小孩遠行,架子車又被當成一種較為方便、舒適的交通工具。架子車對我最深刻的記憶是玩耍時的“土玩具”,小時候,經常和小伙伴單獨推著架子車的轱轆比賽或者前后各一人玩起了蹺蹺板,在那個沒有其他娛樂方式的年代,這樣的土辦法也能讓我們興致盎然、笑聲不斷。
自行車的芳華年代——小時候最時髦的回憶
那個年代有一種時髦的搭配,無論是男士的偏分頭、黑西裝,還是女士的絲毛頭(現在稱大波浪)、花裙子,都要搭配上一輛自行車,才能彰顯時髦,才叫跟得上潮流。現在翻開一些叔叔阿姨年輕時的老照片,自行車絕對是使用最多的道具。聽父親講他在1979年托熟人用票換了輛自行車,剛買回來就吸引來好多人圍觀,那場面遠遠超過現在哪家買回一輛小轎車。自從有了這輛自行車,我們家一下子“紅火”了,誰家娶媳婦、小伙子相親、新女婿走老丈人……都會來借自行車,那輛自行車有段時間成了村里專門接媳婦的“豪車”,中斷了村里以前用轎子接媳婦的歷史,自行車也是“三轉一響”陪嫁中最值得炫耀的物件。后來,隨著改革開放,各項政策落地,中國成了自行車王國,幾乎家家都有自行車,大幅提高了信息傳播速度。自此,百姓的生活越來越好。
小轎車的普及——凝聚親情友情的工具
小時候,看見一輛小轎車從家門前開過,就會引來一群小伙伴圍觀,而現在當年追著汽車的小伙伴們都開上了小轎車。小轎車的方便是老百姓使用過的其他交通工具無法比擬的,坐著舒服、風吹不到、雨淋不著,而且空間相對自由。我最享受的是一家人坐在車子里談家長里短、談每個人的成長進步,那種小空間產生的氛圍感是在任何時候都體會不到的。小轎車的普及也極大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這些曾經從陜西出發到北京、江蘇、廣東等地的時間從半個月、幾天、一天,縮短至現在的幾個小時,使居住在天南海北的親朋好友見面的機會增加了,親情友情自然也就更濃了。如果誰家有什么事情需要開車幫忙,“一腳油門的事兒”就不是什么事兒,再次體現了親朋鄰里之間的互幫、友愛和豁達。
千百年來,每一種車輪都在忠實而忙碌地記載著人類歷史的發展,無論哪種交通工具,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的進步,都有被淘汰、被更新的時候,但無論車輪如何發展,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推著老百姓的生活滾滾向前。(龍鋼公司 張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