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修長挺拔,傲雪迎霜,象征著高潔、清廉,古往今來最受文人墨客的偏愛,甚至更把它與蘭、梅、菊并稱“四君子”,形象道出了它的本質。追古思今,在飛速發展的時代潮流中,我們更應學一學古人的這份逸趣和情懷,擇一蓬綠竹相伴為鄰,相信定會有清風自生自來。
以竹為伴,當懷“凜凜冰霜節,修修玉雪身”的初心。從懵懂孩童到走向職場,每個人的成長從來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總是伴隨著許多的考驗和誘惑,這是命運賦予我們每個人共同的“成長考題”。試問,面對形形色色的成長陷阱,如何才能規避風險、行穩致遠?對此,一蓬傳承古今的綠竹便是最響亮的回答——成長的本色,從不因冷暖的季節、復雜的環境而動搖改變;縱使冰刀雪劍依然綠意盎然,如此才能無愧于歲月和生命。所以,我們以竹為伴,就應當堅守“如保赤子,心誠求之”的灼灼初心,無論什么環境、什么條件都要自覺遵從做人做事的本分,時刻對紀律規矩懷有敬畏之心,堅決守護“清清白白”的生命底色,才能真正做到“拒腐蝕、永不沾”。
以竹為伴,當守“一節復一節,千枝攢萬葉”的自律。竹子的成長周期比較長,在南方常常有“竹植三年只長根”的說法,直到根系扎穩后才會蓬勃生長。這一點,和我們的一生亦有異曲同工之妙——縱覽古今,每個清廉的操守品行從來都不會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歷經長時間的積累和沉淀,歷經無數的磨練和堅持。所以,我們以竹為伴,就應當牢記“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的自然規律,于平常的生活之中秉承廉潔自律的行為養成,以“日拱一卒,功不唐捐”的自律精神嚴格自勉,于平凡處堅守紀律規定,謝絕“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懈怠心態,對標“勿因惡小而為之,勿因善小而不為”的箴言,時時、處處、事事自我警醒反思,才能真正做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以竹為伴,當持“人憐直節生來瘦,自許高材老更剛”的風骨。在流傳千古的詩詞名篇之中,“以竹自喻”的佳話屢見不鮮,緣何如此執著?只因對“瞻彼淇奧,綠竹猗猗”的專注和長情——那是對竹子風骨的敬佩和向往,那是對“廉潔操守”的信仰和期盼。綠竹,往往和堅貞不屈的巍巍風骨緊密關聯,無論什么環境條件都不改志向,從來都是一以貫之、無愧本色。所以,我們以竹為伴,就要堅持“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堅定志趣,于平凡的生活之中恬然自安、不受干擾,自覺把清正廉潔當成人生的追求和志向,心中時刻敲響廉潔警鐘,才能真正做到“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綠竹相伴,清風自生。讓我們迎著新征程的召喚,心懷“綠竹”,奮勇向前!(龍鋼公司 王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