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二月初二,是東方蒼龍初露頭角的日子,民間俗稱“龍抬頭”。李商隱有詩云:“二月二日江上行,東風日暖聞吹笙。”此時春回大地,犁破新土,楊柳吐翠。
農歷二月二常出現在雨水、驚蟄、春分期間,因此又被稱為“春耕節”“農事節”等。在以農為本的古代,勞作是古人生活常態。每年的這一天,哪怕是養尊處優的皇帝,也得出宮帶頭勞動一回。
民諺云“二月二剃龍頭,一年都有精神頭”。于是,龍王爺也會在這一天布下春雨,為大地洗去一冬的積霜與陳舊,老百姓都習慣于在這一天理發,從頭到腳煥然一新,迎合蓬勃之氣。
很多地方還有炒饃豆和吃豆子的習俗,寄托著人們祈龍賜福,盼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的美好愿望。這一習俗,有個動人的傳說,相傳龍王違抗玉帝旨意,為人間降了一次雨,被玉帝壓在一座大山下受罪,立下碑文:龍王降雨犯天規,當受人間千秋罪;要想重登靈霄閣,除非金豆開花時。于是,家家戶戶都為龍王炒起玉米,爆開了的玉米花,形如金豆。玉帝有感于此便放出龍王,繼續為人間興云布雨。所以就有了二月初二這一天,炒金豆、炒饃豆豆的習俗。
在宋代,二月二被稱為“花朝節”,是百花生日。到了元朝則又被稱為“踏青節”。“二月二日,踏青節。初郡人游賞,散在四郊。春游千萬家,美人顏如花。三三兩兩映花立,飄飄似欲乘煙霞。”桃花在春風搖曳,天氣一天天變暖,日子在春花秋實、春生秋收中充滿希望,讓人充滿期待。總之,這一天各種各樣的習俗,都寄托著人們美好的愿望!
龍抬頭這一天是一年的復始,滿含節日的歡慶。這一天萬物更新,人間也充滿了希望。人們常說:“過了二月二,整個年才算結束。”的確是,二月二,和風細雨好年景,所有耕耘的人也在為自己耕一份心田,與萬物一起擁抱更好的光景,珍惜這人間日常,不負美好春光。(創新研究院 張永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