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著暖暖的春風,自陜煤集團、陜鋼集團三屆四次職代會暨2025年工作會勝利召開后,龍鋼公司一線員工們迅速行動起來,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深刻領悟會議精神,立足崗位,聚焦生產中的難點、痛點、創(chuàng)效點,積極解鎖降本密碼,捕捉創(chuàng)意微光,探尋靈感火花。一場在鋼鐵叢林里的降本“競技賽”就此拉開帷幕。
數智之變 看小革新如何“四兩撥千斤”
“劉工,這次改造有思路嗎?感覺難度不小。”青工郭云飛一臉茫然地問道。軋鋼電氣工長劉濤拍了拍他的肩膀,笑著說:“放心,辦法總比困難多。我們一步步來,先把程序梳理清楚。”為提高鋼材成材率,降低生產費用,劉濤帶領技術團隊率先開啟了技術應用煥新之旅。
經過無數次的頭腦風暴和方案論證,他們最終決定開發(fā)一款控冷避讓系統(tǒng),以解決切分軋制中內應力分布不均這一難題?删驮谠O備調試期間,系統(tǒng)突然報錯,“這可怎么辦?眼看就到了關鍵時刻。”郭云飛急得直跺腳。劉濤卻鎮(zhèn)定自若、冷靜指揮:“大家別慌,云飛,你把報錯信息記錄一下,黃珅,我來檢查程序設定,你去查看設備運行情況,我們分頭行動。”終于,經過15個小時的激烈鏖戰(zhàn),電氣終端系統(tǒng)與11#軋機過鋼信號成功實現(xiàn)聯(lián)鎖,鋼頭控冷避讓自動啟停系統(tǒng)正式上線,此項改造年可節(jié)約費用20余萬元。
須臾之動 觀小舉措如何“片羽破萬鈞”
“0.5毫米,剛剛好。”聲音從棒三粗軋區(qū)域傳來。此時此刻,春光正好,軋鋼棒三生產線6#軋機一體化改造現(xiàn)場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諝庵袕浡饘偾懈钆c焊接的焦灼氣味,在火紅的焊花與機器的轟鳴中,導衛(wèi)班長劉爭奇正半蹲著身體,全神貫注地進行橫梁及導衛(wèi)的安裝,此次他的主要任務是在停機檢修8小時內將原來的旋轉式進出口導衛(wèi)改為一體跑槽式,這樣一來既可保證粗軋來料穩(wěn)定性,又降低了精軋中廢。
只見他一會兒拿著手電筒進行探照找正,一會兒舉著水平儀仔細校準橫梁的水平度,一旁的徒弟楊小軍遞上工具,眼神中滿是欽佩與好奇:“師傅,這次導衛(wèi)改造可太講究了,您是咋做到又快又準的?”劉爭奇用手背抹了一把汗,緊緊盯著面前的導衛(wèi)裝置說:“棒三為多切分軋制,料型穩(wěn)定是核心,這次改造至關重要,導衛(wèi)要是裝不正,鋼材在軋制過程中就容易跑偏,手要穩(wěn),角度得拿捏準。”說罷,又俯身投入安裝工作中,經過一番調整,他興奮地喊道:“成了,正好是標準角度。”劉爭奇直起腰,活動了一下僵硬的肩膀,看著眼前的杰作,緊繃的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一年之計在于春。各級職代會的勝利召開,賦予鋼鐵人新的使命,在企業(yè)降本增效的浪潮中,鋼鐵人信心足、熱情高、決心大。他們立足崗位,以智慧為筆、以實干為墨,在企業(yè)高質量發(fā)展的征程中書寫新篇章。(龍鋼公司 崔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