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最初配合師傅開展試驗,到獨立完成簡單校線,進而承擔起復雜的單體測驗任務;從熟悉設備調試流程、掌握電氣設備運行原理,到能夠獨立設計電氣圖紙、自主編寫控制程序,龍鋼公司煉鋼廠電儀工段天車維修電工班長陳曉棟腳踏實地,逐步從一名普通電工,成長為精通天車自動化控制改造、設計與調試的“電氣大拿”,并榮獲陜鋼集團2024年度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學技練功,成為維修達人
回憶起初入職場的經歷,陳曉棟感慨萬千:“全新的工作環境,讓我壓力巨大。”2005年,陳曉棟畢業后被分配至煉鋼廠,成為一名天車維修電工。天車電氣檢修工作不僅涉及高空與有限空間作業,還需面對數百臺型號各異的設備及錯綜復雜的電氣線路,這讓初出茅廬的他一時手足無措。然而,陳曉棟骨子里的好勝心驅使他勇敢面對挑戰。在師傅的指導下,他制定了貼合自身實際的“理論+實操”學習計劃,主動查閱電氣知識資料,剖析設備電路圖,鉆研設備工作原理。
為系統掌握電氣設備維修的專業理論,陳曉棟白天奔赴現場,實地了解設備性能,仔細觀察各類線路的結構與連接方式,錘煉實操技能;夜晚潛心研究機電設備圖紙,將理論與實際對照,記錄每臺設備的運行與維修狀況,對設備名稱、型號、故障部位、更換部件、服務時間、操作流程及相關原理進行深入分析,力求做到爛熟于心。就這樣,他逐步成長為天車電氣設備領域的“行家里手”。
潛心鉆研,攻克技術難題
在煉鋼老區,行車的安全穩定運行是保障區域生產順行的關鍵。行車作為動態特種設備,日常維護與管理面臨諸多難題。針對這一現狀,他率先對行車重點部位實施分類管理,細化全員設備承包責任制。積極推動設備技術改造,先后發起了熱備變頻器、定子調壓器和無觸點接觸器等先進技術的應用落地,累計完成行車技術改造項目76項,直接創造經濟效益157萬元。
陳曉棟主導對23臺繼電行車進行改造,將原有的單機構6臺拍合式接觸器升級為無觸點和變頻器控制,首次實現行車連續三個月無故障運行,創效40余萬元。針對吸盤行車在不間斷作業中設備異常的問題,他提出雙系統一開一備、中間采用快速切換的技術改造方案,節約備件及生產費用約20萬元。
嚴師帶徒,培育專業人才
“獨木不成林,孤花難成春。”陳曉棟深知,個人力量有限,要實現長遠發展與卓越成就,必須依靠團隊的智慧與力量。為培養更多優秀的技術工人,他依托創新工作室,組織開展“金點子”征集、技術攻關等活動,為職工的創新想法提供實踐平臺,并參與教學互動。定期開展專項培訓,根據員工需求與生產實際制定針對性培訓計劃,通過“理論+實操”模式提升員工業務能力。
他常提醒自己:“作為技術工人,要珍惜企業提供的平臺,發揚工匠精神,將所學知識與工作實際相結合,帶領團隊為公司提質增效貢獻力量。”結合多年工作經驗,陳曉棟認真總結設備維修電工的作業難點與維修方法,利用學習會、安全警示會、質量分析會等機會,毫無保留地傳授給班組青年工人,助力他們快速成長。同時,他承擔起班組新入職青工的業務技能培訓任務,在現場以實用、易懂的方式,手把手傳授電氣設備檢查技巧與維修方法,切實提升了青工的業務水平。
二十載堅守與奉獻,陳曉棟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的青春誓言。未來,他將繼續堅守初心,以行動成就自我,在平凡崗位上“電”亮璀璨光芒,為公司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大力量。(龍鋼公司 趙雪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