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渣粉、外加劑……隨著不同原料依序加入攪拌機,泵管相連,一旁的3D打印機頭按照設計好的路線一圈圈打印“油墨”。一個個曲面線條靈動自然的3D打印產品很快呈現眼前。
短短兩年間,陜鋼龍鋼集團在3D打印領域踏出堅實且深刻的發展足跡,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績單。與西安及周邊地區的眾多政府部門、建設單位和企業建立了穩固的合作關系,各類展會、研討會屢現身影,客戶涉及西安、咸陽、渭南、柞水、商洛、寶雞、漢中、安康、榆林等區域。
該公司3D打印開發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公司搶抓產品升級及智能制造發展機遇,引進先進生產設備和鋼渣3D打印技術,研發出了新型混凝土原料,打印出景觀自主設計生產、曲面處理靈活智能化的冶金固廢綜合利用新產品,去年新增客戶40多家。
“3D打印建筑對材料要求較高,關鍵技術在于混凝土硬化的時間,如果材料過軟,打印時無法成型,過硬的話沒打完第二圈,第一圈就已經硬化了,這些都不行。”該負責人表示,因為原料的特殊性,所以配比尤為重要,為了保證成品性能,公司加強與科研機構合作,開展固廢資源利用研究,經過多次試配和性能測試,最終使這些冶金工業固廢“變廢為寶”。
“過去我們想要造一幢房子,施工現場先要把模板立起來,再把鋼筋籠放進去,等混凝土澆筑好并硬化后,再將模板拆除,這整個流程都大量依賴人工,勞動效率低,并且當建筑的造型不規則時,模板只能一次性使用,這是很大的浪費。”據介紹,將固廢綠色再利用技術和3D打印技術相結合,是建筑領域的一次變革,可通過3D打印技術,根據現場需要、根據項目需求,直接現場打印出綠色的、裝配式的智慧建筑。
行業的發展趨勢中,未來3D打印的建筑拆除后,建筑廢棄物還可以進行回收,合理科學地重復再使用,可以針對不同項目的需求,將不同固廢揚長避短復合使用,合理調整配比,真正讓新技術新材料為建筑物服務,達到讓產業發展可持續、高性能、低成本。
3D打印設備及材料的迭代創新,使得建筑產業進入了深度轉型升級時期,智能建造也正源源不斷激發新質生產力。截至目前,龍鋼集團3D打印開發中心已經實施數十個3D打印項目,擁有多項專利技術,在生產經營管理積極引入精益生產理念,優化生產流程、提高設備利用率、降低能耗,加強項目后續的產品試制、性能測試等,加快推進了智能建造技術的推廣應用發展。(龍鋼集團 黃劍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