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伯今年70多歲了,但一點兒也不像個古稀老人,反而因為這幾年退休歸田、含飴弄孫,看起來更顯年輕。我上學的時候他在外上班,上班后退休還鄉我又時常不回家。記憶中對大伯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那一手好字。
大伯一生辛勞,前半生異常艱苦,用他的話來說:“在那個缺吃少穿的年代,能活下來就不錯了。”我也經常感到奇怪,只有小學五年級水平的他,寫字倒是一絕,在單位他是書法協會首當其沖的“一支筆”,在村里紅白喜事上的執事單里,寫對聯、禮簿登記處總是他的“固定崗位”。一個沒有讀過多少書的人為什么會把字寫得那么好?一次偶然,我腦海里一個最深刻的印象給了我答案。記憶中,休假回家的大伯一有時間總是蹲在地上,拿根樹枝在地上練字;在給羊喂食的時候,他就蹲在羊圈旁邊練字;在田里干活休息的間隙,他就蹲在地頭練字;吃完飯后將碗放一旁,他就蹲在飯桌邊練字……這也正應了那句“功夫不負有心人”,就像我們將時間和精力放在哪里,就會在哪里得到回報。
都說字如其人,大伯的字外形運筆有力、靈活舒展、筆鋒規矩,但整體很凸顯自己的個性,就像他的人一樣,不拘一格但又本本分分、兢兢業業。父親的床頭裝裱著一幅大伯寫的“精、氣、神”三個字,我曾問他為什么選這幾個字,他看了看裝裱好的字說:“我寫了大半輩子的字,唯獨這幾個字寫起來讓人沒有負擔,但又催人上進,這是幾個咱老百姓過日子最需要的字,‘精’字以‘米’字為部首,泛指飯菜等食物,‘氣’字指力氣,‘神’字指精神。一個人吃飽了有了力氣之后,就要干一些事情,這樣人就能‘活’起來,家就能興起來。”
看著大伯的字,想起幾件有關大伯的事情,還真是人與字相得益彰。父親曾經說過,他有次去大伯工作過的地方,那根本不是農村人想象的天堂,而是見大伯拿著一個大鐵錘,在一個四周人煙少、環境臟亂的地方賣力勞作,父親心疼地和他討論這種工作值不值得干,他說:“國家不會虧待每個人,我干這個也是給國家做貢獻,啥活都得有人干,人總要有個活干才能證明自己。”這幾年,按理說拿著退休金回家的大伯不應該繼續辛苦,但他卻成了村里艱苦樸素、厲行節約的表率。他每天起得很早,在路邊撿一些果農們不要的枯枝拿回家當柴燒,即便是現在天然氣已入村,還經常告訴村里的年輕人燒柴火的好處。村里馬路邊上村民種的洋姜,因為根深難挖,好多主家都是只挖長得淺的,在他看來這是很大的浪費,等確認主家不要了,他就會拿著鐵锨,走到地里像尋寶一樣,仔細找著、小心挖著,還真能收獲一小筐子寶貝。
這次回家,看見大伯在廳堂里擺了一個寫字臺,他每天都要堅持練一練字,還是堅持他艱苦的作風,在一張報紙上沾著水寫,寫完晾干再繼續使用,如此反復多次也舍不得扔,這就像他練出的字——實力來自勤奮,亦如他的為人——樸素且有精、氣、神。(龍鋼公司 張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