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盞清茗,裊裊茶香,輕啜一口,彌漫在舌尖、延展至生活,在茶香中感知苦澀香甜、思考人生百態。與茶交往久了,會愛上它。茶猶如一位深交的摯友,雖無聲卻總是默默陪伴我,懂我、知我、指引我……
品茶知人生,愛茶愛生活
初嘗茶味,苦澀在舌尖蔓延,這只是一棵樹葉最本真的味道。但苦澀過后,回甘悄然涌現,這是茶葉對味蕾的饋贈,也是對堅持者的獎賞,經常喝茶的人只會鐘情于它的甘醇。品茶,教會我坦然面對人生的苦澀,在困境中保持希望,因為苦盡甘來是生命的必然。茶有百味,猶如人生的豐富多彩,綠茶清新,紅茶醇厚,烏龍茶韻味悠長,每一種茶都有其獨特的口感,正如每一個人都有其獨特的生命軌跡。品不同的茶,讓我學會欣賞差異,尊重個性,以包容的心態看待世界。
茶葉在沸水中翻滾,將苦澀化作清香,這是何等豁達的胸襟,從茶味中汲取積極生活的力量,將挫折視為成長的養分,將困境轉化為前進的動力,在逆境中綻放生命的芬芳。
制茶知茶事,茶業凝匠心
生在北方,卻非常喜歡喝茶,長大后才知,一片茶葉,從采摘到成品,凝聚著無數茶人的心血。采摘時機的把握、制作工藝的精準、烘焙火候的控制,每一個環節都需要極致的專注與耐心。制茶更在于匠心,在于對完美的執著追求,這種精益求精的精神,正是我們在工作中應有的態度。無論是科研攻關還是產品制造,無論是教書育人還是治病救人,都需要像制茶一樣,以匠人之心對待每一個細節,以專業精神追求卓越。
從茶馬古道到現代茶產業,茶業始終在促進經濟發展、增進社會交流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人生如滴水,生活如茶湯,在忙碌中不妨煮壺茶,品味其美好,靜享歲月美好;在學習和工作中,必須踐行一步一個腳印,定能收獲未來。
泡茶如修身,茶中有真味
中國人喝茶講究原汁原味,茶葉、泡茶水、茶器都是簡單為好,明代張岱夜訪閔老子茶,見其“茶器樸拙、水取惠泉、火用松枝”,茶湯入口竟如“甘露醍醐”。可見至味從來不在繁復,而在回歸本心。人生亦當如此:褪去浮華矯飾,方能在粗茶淡飯中品出生命真諦,于平凡歲月里修得從容境界。茶事雖微,卻可窺見天地人心。古人云:“茶性儉,不宜廣。”一盞茶的時間,看似簡單,卻需沉靜、專注與敬畏。
泡茶如處世,水溫要適中,火候要恰當;品茶如修身,需要靜心體味,細細琢磨。浮躁者泡不出茶的真韻,正如匆忙者修不成性靈的澄明。
一盞茶,一方天地。喝茶不僅是在品味香茗,更是在品味人生。讓我們以茶為師,在茶香中感悟人生真諦,在茶道中提升精神境界,生活需要一些茶韻來點綴,品茶悟茶道、愛茶愛生活。(龍鋼公司 張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