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春節是過年的開始,那么元宵節就是過年的結束;如果說春節注重家庭的祥和與團圓,那么元宵節更注重社會化、全民化的熱鬧和團結。相比春節期間忙忙碌碌的家庭小聚,我更喜歡元宵節的熱鬧非凡、其樂融融的大團圓的歡樂氛圍。
對元宵節的喜愛,從小時候就開始了。記得小時候,平常人家幾乎初六之前就走完了所有的親戚,對我來說也是一種解脫,終于不用與那些學霸們比上學期期末考試的成績,也不用羨慕那些父母心尖上的小伙伴整天穿上新衣服走親戚,大家都從過年的氛圍中走了出來,一切回歸平常。因為這個時候大地還未蘇醒,麥子還未拔節,農家人也有時間搞一些簡單的娛樂活動,也是我記憶中一年到頭大人和小孩都能毫無顧忌地一起玩、一起開心的獨有時光。
從初六開始,我們鎮上各村的傳統社火表演相繼開始組織,東街的芯子,南街的腰鼓、西街的走馬是大家每年擠破頭都要看的表演。東街的芯子以高、多、小出名。多么高?凡是有電線的路段不去。多么多?一臺芯子有時能一次裝30多個小孩。多么小?立芯子小演員最大6歲,最小兩歲。那時候只要有東街的芯子,人們就會從周圍各鄉鎮趕來,周圍的村莊更是名副其實達到萬人空巷。南街的腰鼓重在花式表演,排著長隊的大姑娘們(我當時很小,可能她們當時也就十來歲)穿上紅顏色的秧歌服,在統一的指揮下,敲著、跳著,時不時變換著隊形,當時給人的感覺不亞于現在電視上所看到的精妙絕倫的舞蹈,著實讓那個年代缺乏娛樂節目的農家人們一飽眼福。西街的走馬更應該叫跑馬,是一種馬一樣的道具。由一群10歲左右的小孩子表演,他們有時化裝成楊家將、有時化裝成王朝馬漢,只要是經典秦腔曲戲的角色,都可以是他們走馬隊的人物。走馬表演一般都在晚上,一個小伙子提著馬燈跑在前面,走馬隊伍跑在后面,每匹馬上都有鈴鐺,跑起來鈴鐺叮鈴聲不斷,馬上的亮晶晶裝飾隨著小演員的飛快跑動形成一條飛舞的銀蛇,在馬燈的帶領下肆意馳騁。那氣勢比起現在電視劇里展現的萬馬奔騰場面更讓人更有感觸。每當正月十五過后,各地的社火表演都會成為農家人餐桌上、地頭上的熱議話題,是人們一年中最津津樂道的談資。
不過很遺憾,聽老人講,隨著社會的發展,那些社火表演現在只能是回憶了,現在年輕人過了初六幾乎都進城務工,有的舉家住進了城里,立芯子沒有那么多小孩、腰鼓隊也沒有那么多姑娘、跑走馬沒有得力的領跑者。但我也堅信,總有一天,這些傳統的社火表演一定會重新回到人們的視線中,以更加完美的姿態和驚人的表現展現在我們面前。
上學之后,在古代文人的詩詞引導下,更加深了我對元宵節的喜愛,他不光是個全民狂歡節,也制造了“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驚喜,營造了“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的浪漫,勾畫了“明月如霜,照見人如畫”的美好,抒發了“風雨夜深人散盡,孤燈猶喚賣湯圓”的思念……這個沒有任何寓意的節日,卻被人們寄予了各種美好和希望。
我愛元宵節,愛這春節后的第一個團圓日,在那個月圓、燈圓、家家共團圓的美好節日里,祝愿,你愿、我愿、愿愿稱心。(龍鋼公司 張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