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繁盛的四五月,陽光和煦、清風醉人,所有風景皆可入詩。陜鋼集團大西溝礦業公司的采礦區顛覆了不曾來到這1500米海拔山巔的所有人。這個季節的大西溝山上,百花爛漫、林海青青,與周圍的綠山渾然一體,仿佛都披上了一層綠色的幔紗,蓬勃地生長著。
有幸赴一場約會,拉近了我與詩的距離。青春有著肆意與灑脫,又有著對閱歷不足的恐慌和怯懦。在這場酣暢淋漓的文學聚會上,我接受了詩的洗禮。
4月27日,中國冶金作家協會、陜西省能源化工作家協會授予陜鋼集團大西溝礦業公司創作基地揭牌儀式隆重舉行。我有幸作為一名文學愛好者參與其中,在這里我聆聽了中國冶金作協常務副主席、陜西職工作協副主席、陜西能源化工作家協會主席李永剛,陜西播音主持委員會副主任、陜西朗誦協會副會長、陜西省能源化工作家協會詩歌朗誦專業委員會顧問凌江,中國煤礦文聯朗誦委員會副主任、陜西能化作協朗誦專業委員會主任張弢三位老師共同朗誦李永剛老師創作的《透過窗戶,我便看見大秦嶺》,有大山的巍峨、有水流的柔轉,精彩至極,深深地將我吸引,并將這次聚會推到高潮。我想這就是時代,是時代賦予的必然。
從拜讀李永剛老師的作品《我對鋼鐵有一份牽掛》到站在他本人的身側,有些恍惚。詩詞中一個個鋼鐵人的名字,讓我感到親切,更多的是對這位將終身獻給煤炭、鋼鐵事業的老前輩的一種敬仰,是對能夠在詩中緊貼時代脈搏,謳歌時代主旋律的敬佩。就如在座談會上說的:新工業詩就是基于以信息化、智能化為特征的“工業4.0”背景下,用詩歌來書寫新工業、大工業場景及其與人之間情感關系的作品。用情寫詩、有感而發,將感情融入字里行間,鍛造提煉成被感情浸泡的宏偉詩篇。
新工業詩的時代在“工業人”,時代的浪頭是青年,青年有著創新和探索精神,有著老一輩給予的囑托和祝福,也有著“新理念、新思維、新內涵”的文化自信,能夠在新的時代,在煤炭、鋼鐵這個國之支柱的工業背景下,與時代有著更多的共鳴。在火熱的工匠精神中,從工作中去發現、去體驗、去感悟,就能夠讓自己的作品更富有張力、富有本真、富有時代感,讓工作充滿詩情畫意,去渲染美好生活,不也是新時代賦予的使命嗎!
說到細膩,不得不提同我們在相同崗位上的這位女子。重溫溫馨老師《那條通往采場的路》這首詩:“工友說我是一塊得了妄想癥的礦石/山長水遠,路還在腳下延伸/我還在那條通往采場的路上/不長、不短、不寬、不窄,正好可以丈量——/我,采礦女工的一生。”這是攀鋼礦業公司朱蘭鐵礦檢修作業區采修大班的一名女焊工在工作中的細膩,是她青春與人生寫照,是她對自己的人生介紹。“從真實的呈現、細節描寫、虛實結合三個方面就能將新工業詩歌寫得有新意”,這是她的經驗;“新工業詩要有鮮明的時代性,是大國文學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這是她的感悟,也是我們青年工業人文學創作的寶貴建議,而與時代同音,我們終將是新時代的弄潮兒。
最后我用李永剛老師《我對鋼鐵有一份牽掛》部分詩句作為結尾,是一份牽掛,也是一種決心。
我總想看看他
看看鋼鐵默默無語的發芽
看看鋼鐵滾滾奔流的浪花
看看鋼鐵去雜歸一的純粹
看看鋼鐵有骨有情的風雅
看看鋼鐵有型有樣的風范
看看鋼鐵有聲有色的偉大
真的,我總想看看他
因為我對鋼鐵
總有一份牽掛
(龍鋼公司 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