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陜西省鄉村振興示范項目——中張鎮陜西鑫淑曼物流建材有限公司的制釘生產車間里(后簡稱“鑫淑曼社區工廠”),金屬撞擊的清脆聲響中,數條自動化制釘產線正滿負荷運轉,這些由陜鋼集團專屬定制的195牌號7mm線材生產的鍍鋅鋼釘,即將發往西北五省建筑工地與五金市場。作為陜西省具有一定規模的鄉村社區工廠,這家企業從年產80噸的作坊式生產到如今年消耗鋼材1.2萬噸實現了階梯式跨越,同時也見證了陜鋼人以“雙向賦能”鍛造鄉村振興企業供應鏈新范式的責任擔當。
從一根鋼釘看產業脈搏的精準把握
陜鋼集團西安分公司客戶經理在例行走訪時捕捉到鑫淑曼社區工廠在采購的7mm線材后要進行二次加工才能作為原材料生產的技術痛點后,立即啟動響應機制,第一時間召開技術碰頭會,緊急協調售后服務、軋鋼高級技工、技術研究等相關人員成立專項小組。隨后,5人技術團隊帶著光譜分析儀進駐客戶車間。從確定需求到技術研討,經過三天三夜的攻堅,他們采集了設備參數、模具規格、加工速度等關鍵數據。
“前期,我們采購的8mm規格的線材原料,需要進行二次加工,期間因為我們的加工設備和技術限制,可能造成原料斷裂、變形,無形中增大了廢品率、增加了生產成本。”工廠王經理指著正在進行深加工的線材回憶道。“現在好了,你們為我們量身定制的7mm線材大大提升了我們的鍍鋅鋼釘成品率。”
12天“陜鋼速度”書寫服務方程式
技術攻關到產品生產再到產品交付的12天里,陜鋼團隊上演著令人驚嘆的“速度與激情”。產線改造組在72小時內完成粗軋機孔型優化、質檢團隊建立動態監控模型、物流部門同步規劃“門對門”專屬線路……當首批深藍色線材整齊碼放在客戶倉庫時,便是創下了鋼材定制生產交付的新紀錄。
這次技術突圍帶來的不僅是產品參數的改變,更是客戶價值鏈條的重塑。據測算,使用定制化線材后,客戶噸鋼損耗降低了3.2%,設備模具壽命延長40%,單條產線日產能突破25噸,企業年綜合效益預計提升超200萬元。
鑫淑曼社區工廠代表著鄉村振興戰略下的特殊服務群體,帶動了當地就業率提升,推動了鄉鎮經濟發展。與此同時,西安分公司持續建立“三級網絡快速響應+專業團隊全天候+多樣化供應鏈金融增值”服務機制,讓傳統鋼材在鄉村振興中迸發出新的活力,也恰是陜鋼集團西安分公司“把車間搬到客戶廠房”的生動實踐。
好品質是獲得榮譽與工廠擴張的基礎。“愛心企業”等榮譽的背后,是7mm線材經千錘百煉成為民生工程鋼釘的品質堅守,冷硬鋼鐵融入鄉村振興的實踐中,傳統鋼企以品質為基實現轉型,工廠發展路徑隨產業賦能愈發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