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半年時間沒有回老家了,在國慶小長假期間就計劃回家一趟,回去看看家中的父母和孩子,也看看自己的家鄉。
臨出發的前一天母親就在電話那頭告訴我:“說是老家到處都在修路,堵車嚴重,很不好走,要我一路注意安全”。在了解了路況后我就決定第二天早點出發,盡量錯過車輛的高峰期,我也卻是按照計劃如期出發,但在路途中還是很堵,尤其是在到達縣城后通往鎮、村的路上,因為修路的緣故各類車輛行駛速度明顯減緩,對于一個回家心切的游子來說,這個時候不停的堵車應該是件很苦惱的事情,但我卻沒有絲毫的抱怨,畢竟每走一步都離家近了一步,更何況一時的擁堵換來長久的通行順暢也是一件美事,于是在每一個堵車的階段,我都下車來看看道路的施工情況,和施工的老鄉們聊聊這次修路的情況,細問之下才知道這次翻修是要將路加厚加寬,升級成更高級的道路。
聽完老鄉的介紹后,我想起了2017年12月習總書記對建設好“四好農村路”作出的重要指示:“讓建設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為農村特別是貧困地區帶去人氣、財氣,也為黨在基層凝聚民心。”我想這應該就是各級政府正在落實中央政策的具體實施。看著眼前這條回家的路正在經歷一場大變化,太多的感觸不由從心底觸發,“歷史車輪滾滾向前,時代潮流浩浩蕩蕩,時間為我們呈現了結果,卻往往省略了過程,只有回首過去,我們才知道自己走出多遠” 。
那是上世紀90年代,受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水平制約,從秦嶺大山深處的陜南修一條通往外界的公路可以說是困難重重,除了打炮眼用的電轉幾乎沒有其它任何機械化輔助,剩余的全靠人力,修一條路耗時不說,安全風險還很大,修出的路也很窄,路面都是由原始的土和石頭混合組成,邊緣也沒有任何的防護措施,天晴還好,一到下雨天道路泥濘不說,到處都是被水沖刷的溝溝洼洼,行車顛簸嚴重,可以說人走在路上就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交通十分落后,很多村莊甚至連一條土路都沒有修建。
到了20世紀初,隨著國家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和“三農”發展的需要,要想富先修路成為了各地方的重要工程。隨著“十五”期間國家進一步加大農村公路建設投資力度,實施縣際公路改造、縣道油路新建改造、鄉道改善提高和農村通達工程,加速農村公路建設和提升以及“十一五”期間,在“一個龍頭,兩個重點”(即以高速公路建設為龍頭,以全面提升干線公路路況和加快農村公路發展為重點思路)的指引下,這條回家的路也經過了多次改造,將單行道拓寬為雙行道,路面也全部鋪設成了柏油馬路,也開始設置路標、安裝攝像頭,危險路段安裝轉彎鏡,甚至在交通要道處加裝信號燈。而通村路也在這個是時候集中建設,雖然大多數還是土路,但入村進戶的路有了大幅的增加,方便了人的出行和物的流通,也縮短了城鄉的距離,進得來、行得通、走得暢是那個時候陜南農村道路的極大變革。
“十二五”以來,在中央至省市縣強有力政策的保障下,回家的路再次發生了變化,主要的縣級、鎮級公路輔助設施更加完善,而且多數通村的道路開始進行硬化,通戶的道路也開始修建和美化,土路變為水泥路的面積在不斷擴大,回家的時間也由以前的七八個小時縮短為四五個小時,徹底解決了廣大農村人出行難的問題,農村公路建設大幅改善了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美麗鄉村建設也開始拉開帷幕,而農村公路維護也初步實現了有路必養、有路必管,現在回家的高速路也已開始建設,不就的將來回家的路將更加快速和便捷。眼下,農村公路不僅成為連接城鄉的快速干道,更因沿途風景美麗,為人們出行增添了一抹亮色。
轉瞬間,車輛又開始啟程向家鄉邁進了,但我還一直沉寂在思考和回憶之中,國家自改革開發以來,經濟發展水平越來越高,人民的生活條件也越來越好,短短40年間,大山深處的農村公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無路到土路、從土路到柏油路和水泥路,從低等級路到高等級路,從通鎮(鄉)路到通村路、從通村路再到如今的通暢、整潔和美麗的連到家門口的通戶路,農村今非昔比的公路建設不也是國家建設和發展的縮影嗎?
看到這條修建中寬闊整潔的回家之路,我知道這是我們偉大共產黨領導下取得的傲人成績,也是一屆屆國家領導人嘔心瀝血的成果。我想在新的歷史時期和本屆國家領導人的帶領下,農村發展的步伐將更加鏗鏘有力,現代農村的美麗家園建設也將更令人向往。(韓城公司 付志懷)